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读者书评:名气极大的一本书,但并非十足的学术性历史著作。黄先生采取的写作手法在此书面世的年代里堪称少见,也恰恰是因此而使它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从内容上来看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贯穿其中的就是他的所谓“大历史”的观点,并且由点至线、由线到面地将人物与史实衔接起来,最终放眼于历史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这种类型的历史类书籍很适合大众阅读,可以说在专业与非专业之间找到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