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2017年3月9日下午,系主任王常才、副主任肖玉德、道路与桥梁教研室主任王守胜、“巢湖路桥班”班主任刘必胜等一行赶赴安徽巢湖路桥建设集团,校企双方就现代学徒制试点“巢湖路桥班”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安排、学生权益保障、学生日常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和探讨。

肖玉德向企业介绍现代学徒制课程设置的思路,“巢湖路桥班”准备采用“全面对接、三步培养、四段递进、角色转换”培养模式。“全面对接”即学校与企业全面对接人才培养,企业要深度参与到学生教学全过程;“三步培养”即第一学年:公共知识+专业基础教学+企业认知实习;第二学年:专业教学+专业拓展+工学结合实习;第三学年:半年顶岗轮训+课程融通教学+半年生产实践+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四段递进”即学生(学徒)三年中分别经过岗位认知实习、顶岗实习、轮岗实习、定岗实习四个递进培养阶段,“角色转换”即经过在学校学生、企业学徒、准员工、员工培养训练,最终实现从学生(学徒)向员工的角色转换。“巢湖路桥班”人才培养方案是按照“企业市场需求、用人需求与岗位职业标准”来设置课程,建成“公共基础模块课+岗位模块课+综合素质教育课程”的现代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开设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课程;岗位模块课程是根据企业的现在和需求,由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开发完成符合企业实际的项目课程体系,也是核心课程体系,教学采用“双导师”制,即一门课程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则是完全按照人才培训的最终目标,为打造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量身定做的拓展课程,由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到本事,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综合技能,缩短学生上岗或与企业对接的适应时间,体现“现代学徒”的涵义。
巢湖路桥集团董事长张民昌、党委书记李青冬、副书记副总经理王良宗、纪委书记刘秀琴等领导分别就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校企双方师资安排、教学模式等内容提出修改意见。
王常才总结说,现代学徒制试点对学院、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落实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的需要、争创一流的需要、践行“经世致用、实学报国”办学理念的需要。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好现代学徒制的内涵、本质,希望校企双方积极争取地认真制定落实一套现代学徒制工作方案,按标准选择一批参与试点工作老师、导师,校企共同编制好一套实训教材,制定出一套富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及学生管理制度,通过试点研究,总结出一套值得推广借鉴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经验。
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省教育厅要求职业教育大力推行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开展现代学徒制,企业和学校共同育人,学生能提前感知企业文化,提前参与工程实践,既可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大大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又有利于企业储备优秀人才,有利于各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质量。巢湖路桥班是土木工程系开启现代学徒制的起点,今后校企双方还将继续深入研究,共同研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及学分转换、共同开展教学研究等,细化部分协议条款,努力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