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推动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持续优化人力资源供给结构,国家发展改革委在6月13日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就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介绍推进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有关情况。院党委委员、汽机系主任梁洪波,书记沈劲松及我系全体教职工集中观看此次直播。
发改委社会司司刘明对本次《实施方案》围绕“赋能”和“提升给予了详细的解答,提出推动形成产教融合头雁效应、夯实职业院校发展基础、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健全激励扶持组合举措,5个方面共19项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在赋能方面,主要通过“试点、政策、资金”三个抓手,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一是试点赋能。《实施方案》提出,梳理总结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经验做法,启动遴选第二批试点城市,主要目的就是要推动试点城市和企业当好改革“先遣队”,出台扎实有效的改革试点方案。二是政策赋能。大兴调查研究,针对产教融合型企业面临的问题,研究创新激励举措,形成指导性政策文件。三是资金赋能。重点梳理总结三类资金渠道,各级各类资金协同发力、共同支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投融资工作。
在提升方面,《实施方案》聚焦难点堵点问题,通过针对性政策措施和务实工作举措,力争实现,专业体系提升、实训水平提升、融合深度提升。“三个提升”。一是提升专业体系。《实施方案》旗帜鲜明提出“一优先一加快一改造一撤并”。推动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切实做到“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二是提升实训水平。《实施方案》聚焦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组合投融资支持,优先支持一批产业对接紧、辐射带动强、实训效果好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将实训基地打造成为提高职业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三是提升融合深度。《实施方案》针对“校热企冷”的情况,支持有条件的产业园区和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分校或产业学院,支持推进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
下一步,我系各部门将继续深入学习,研究,规划《实施方案》。努力建立健全产教融合体系,逐步形成专业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力求我系我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突破,再上新台阶。(汽机系 孟亚婷)
上一条:汽机系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报告会 下一条:汽车与机械工程系召开期末辅导员工作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