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5月15日晚,管理系在院学生活动中心成功举办了“文绘青春,华美人生”品牌系列活动之“5·25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座特邀安徽四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郑爽担任主讲人,郑爽是心理治疗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心理师(X-22-680)、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委员,一直从事精神科临床诊疗、心理治疗及危机干预工作,拥有丰富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经验。讲座由管理工程系主任辅导员何基荣主持,24级全体学生参加,现场氛围热烈。
讲座伊始,郑爽老师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压力处理”为主题,深入剖析大学生群体的独特性。她引用埃里克森理论,点明大学生面临“同一性 vs 角色混乱”的核心冲突,需在短时间内完成专业认同、亲密关系建立等多项发展任务。她同时指出多重角色转换压力与数字化生存特征带来的新型心理挑战,如角色冲突频发、网络成瘾倾向等问题,精准锚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痛点。
在压力溯源环节,专家抽丝剥茧,详细解读学业竞争压力源:从大学课业强度与时间管理困境,到绩点焦虑催生的“无效竞争”,再到学术能力自我怀疑形成的恶性循环,层层递进的分析让在场学生感同身受,也深刻理解压力根源所在。
谈及心理健康标准,郑老师提出心理功能平衡性、社会适应有效性与自我发展持续性的三大维度,为学生勾勒出心理健康的清晰画像,并着重强调情绪异常表现,如持续抑郁、过度焦虑等,敦促学生敏锐捕捉心理预警信号,及时干预调适。
为赋能学生心理调适能力,郑老师引入认知重构技术、思维记录法,引导学生察觉认知扭曲,可能性评估技术助力理性看待负面事件;优势清单构建则激活内在心理能量,为学生应对心理压力提供科学有效的实操路径。
此外,专家还介绍了正念放松训练,包括感官锚定冥想和动态正念训练。感官锚定冥想通过选择特定感官焦点作为注意力“锚点”,有效阻断反刍思维;动态正念训练将正念融入日常活动,能使压力激素水平每周递减,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舒缓身心。
在完善校园心理健康支持体系方面,郑老师阐述了心理咨询服务路径,涵盖专业咨询团队建设、线上线下双轨服务、分级干预机制、课程咨询服务融合等内容,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专业指引。
最后,何基荣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强调,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希望同学们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更加重视自身心理健康,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调节情绪、释放压力,以健康的心态迎接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共筑心灵成长之路。
此次讲座如一场及时春雨,润泽了大学生的心灵土壤。参与学生纷纷表示,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深度,为他们在复杂多变的大学生活中驾驭情绪、应对压力提供了有力支撑。(管理系 何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