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院上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之际,学院各教学系结合“为师生办实事”主题,围绕公共课程教学改革暨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交流探讨,以提升公共教学和思政育人水平。4月8日至16日,文理系先后赴管理系、汽机系、航海系、城信系、土木系进行调研交流,广泛征求各系对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和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意见建议,并就课程思政建设进行研讨。

在管理系,系党总支书记汪思曼、系主任刘安婕等班子成员分别就会前在学生中进行的意见征集及调研交流主题发表了看法。认为大学语文、思政理论课等课程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底层操作系统”的性质,必须高度重视,应结合管理系专业特点,在应用文写作、书法等方面加强训练,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学英语在考虑学历提升学生需求的同时,应结合电子商务专业提升交际能力。思政教育应结合物流专业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结合会计专业加强廉洁教育。

在汽机系,系党总支书记李家林、系主任梁洪波等班子成员参与交流。认为大学语文应该作为必修课程,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交际表达能力。大学英语要考虑专升本学生的需求,英语教师加强专业词汇的了解,适应专业英语教学的需要。体育教学要针对技能大赛学生开展体能训练,学习兄弟院校探索“团建项目”的做法。课程思政方面希望专业教师能够与思政理论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

在航海系,系党支部书记陶权、系副主任王东(主持工作)等班子成员参与交流。大家认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较弱,大学语文应当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大学英语要考虑到航海专业学生的考证和将来工作特点,加强口语和听力训练。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体能训练,以适应海上航行对体能的基本要求。思政理论课和课程思政方面,应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航海精神、救捞精神等的培养均不可或缺。

在城信系,系党总支书记汪倩、系主任李锐分别介绍了师资队伍建设、订单培养等方面的做法,其他班子成员和教研室主任等分别从不同角度发表看法。大家认为,大学语文要注重通识教育,结合专业加强技术方案、总结报告撰写等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要结合第二课堂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关注准备专升本学生的需求。思政育人方面要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注重课后的实践,尽可能开设人文类专题讲座,增强校园文化氛围。

在土木系,系党总支书记邹建华、系主任王常才分别就“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现代学徒制”改革等方面谈了看法、介绍了经验,其他班子成员和部分教研室主任等发表了意见建议。大家认为,要克服总课时压缩带来的影响,开设大学语文必修课的同时,开设音乐、美术、书法等选修课程,提升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和综合素养。大学英语教学要考虑到土木专业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人数多,以及本科专业学生考研需求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体育教学要从培养学生兴趣着手,促进学生养成运动习惯,同时加强运动对学生的训练管理,培养纪律意识。思政教师要帮助专业教师挖掘专业中的思政元素,共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文理科学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昌希灿(主持工作)表示,在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作为承担公共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学系,希望广泛听取各系的意见建议,共同推动公共课程教学改革,共同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这也是践行“为师生办实事”的具体体现。通过此次调研,找到了公共课程建设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明确了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应该承担的角色,接下来将认真梳理各系提出的意见建议,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时限,以扎扎实实的行动,回应师生诉求,力求把“教改”做“深”、把“实事”办“实”。(文理系 江心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