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至19日,全国汽车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智联网联汽车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智能网联专委会”)2025年中期工作推进会暨汽车职业教育“共融·共建·共育”学术会议在学院隆重举行。全国汽车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汽车行指委”)秘书长徐念峰莅临会议指导,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孙晓雷,智能网联专委会常务副主任、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副校长欧阳波仪,智能网联专委会副主任、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朱建柳,智能网联专委会副主任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陈斌,智能网联专委会秘书长、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车辆工程学院院长舒望等委员,全国行业专家、企业代表、职业院校代表等8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产教融合深化、产业发展对接等核心议题展开交流分享,共绘智能网联汽车职业教育发展新蓝图。在8月18日上午的会议中,与会委员围绕汽车行指委2025年度十大重点工作计划,逐一汇报了在上半年开展的具体履职工作情况。大家系统梳理了在专业教学标准宣贯、乡村振兴定点帮扶、重点课题项目推进、委员常态化调研、职教出海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深入剖析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结合智能网联专委会的整体部署,明确了下半年工作的核心方向与具体推进计划。会议过程中,委员们不仅对常规重点工作进行了详尽汇报,结合“研究、咨询、指导、服务”委员职责开展履职尽责述职,还结合了当前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才需求变化,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开展了深入的思考。



汽车行指委秘书长徐念峰在听取各位委员的履职汇报后,逐一进行了细致点评。他充分肯定了各位委员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亮点,同时也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他指出,各位委员在履职过程中应提高站位,不能局限于本校利益,而应从服务整个汽车职业教育战线的高度出发,统筹谋划各项工作;同时,要高度重视调研工作,在接下来的时间要加大精力投入、提高调研质量,为汽车职教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此外,会议还对拟加入智能网联专委会的6位新成员进行了推荐与论证,进一步扩大了专委会的影响力和代表性。



18日晚间,会议围绕《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子课题《智能网联汽车类专业发展报告》开展了专题汇报与论证。线上线下专家对课题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为课题成果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提供了专业指导。




8月19日,汽车职业教育“共融·共建·共育”学术会议围绕教学改革、产教融合、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等专题进行学术交流。会议伊始,孙晓雷代表承办单位致辞。他表示,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赛道,已成为全球科技与产业竞争的焦点。作为智能网联专委会成员单位,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以服务产业需求为导向,深耕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人才培养,期待通过本次会议与行业同仁共商共促,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为行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全国汽车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徐念峰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智能网联专委会前期工作成效。他指出,智能网联专委会是连接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关键枢纽,2025年是落实“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专委会要立足“研究、咨询、指导、服务”四大职能,重点做好各方面的引领和支撑工作。加快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标准、课程体系及“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在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技术研发等方面深度协同;聚焦技术前沿,围绕AI人工智能、车路协同等新技术应用,创新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适配性。他强调,各成员单位要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产业发展,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会议期间,五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作题为“改革教学关键要素,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国家级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教联合体建设”“人工智能赋能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工程引领 深度融合 智能网联汽车类专业职业本科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演进及产才融合新范式”专题报告,围绕教学改革、产教融合、数字化转型等主题分享前沿成果与实践经验,为智能网联汽车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新思路。
当日下午,部分委员前往科大讯飞语音产业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与座谈交流。通过实地参观、技术交流与场景体验,共同探索“汽车+AI”的创新融合路径,为汽车职教发展注入新启发。此次参观交流,不仅让专家委员近距离感受了AI大模型与语音技术在工作生活、产业发展和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更搭建了“职业教育-产业需求”的对接新桥梁。
通过两天的深入交流与探讨,与会代表对当前汽车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对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也达成了广泛共识。智能网联专委会将在全国汽车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将进一步发挥组织和平台职能;加强与各院校、企业的交流合作,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携手共进、资源共享;向全国智能网联汽车类专业院校共享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为智能网联汽车职业教育发展探索新思路,培养更多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汽车工程学院 解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