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总结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召开。院党委书记孙顺利、院纪委书记陈明、副院长王丰胜、李亮、院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王学贵以及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各系(部)党政负责人、就业工作人员、就业指导老师、毕业班辅导员、热心就业先进个人参加会议。副院长李亮主持会议。

首先,陈明作2016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总结,对2016年就业创业工作进行了回顾。他说,2016年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精神,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院迎难而上,多途径拓展就业渠道,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就业,较好地完成了工作预期目标。2016届29个专业2435名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到96.63%,5名同学成功创业。

2016年学院就业创业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措施有力;二是走访调研企业,了解就业需求;三是积极联系就业单位,拓展就业渠道;四是夯实实践教育,培养就业竞争力;五是创新信息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六是加强师资建设,取得科研成果;七是推动创业实训,锤炼综合素质;八是开展就业帮扶,关爱困难群体。

2017年,我院将有2548名毕业生面临就业,就业创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就业创业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为此,陈明强调,应及早谋划、及早布置,早抓早主动,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一)加强学习,认真研判形式,抓好政策贯彻落实;(二)抓好职业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三)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进一步拓展用人渠道;(四)抓好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工作,特别是对建档立卡家庭和零就业家庭的帮扶,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和岗位推荐;(五)加强就业创业工作人员队伍的自身建设,继续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教师业务培训。

大会对2016年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热心就业工作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城市轨道交通与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荣获一等奖,文理科学系和汽车与机械工程系获二等奖,水运系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基础系(中专部)获三等奖,史晴晴等12名辅导员获2016年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奖,王瑞等3人获2016年热心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奖。
院领导为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先进集体代表城市轨道与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先进个人代表史晴晴、杨皓然、王瑞分别上台作了经验交流。
会议即将结束时,孙顺利作重要讲话,并提出三点意见:
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注重协调,形成就业创业工作联动机制。就业创业工作是全局性、系统性工作,不能单单依靠一两个部门和几个人来完成,因此必须建立分工领导负责、就业部门牵头、职能部门与教学系齐抓共管、教职工热心参与的多方联动机制,确保就业创业工作调度有方、组织有序、协调有力、机制灵活、运行顺畅、广泛参与。
二是深化拓展服务,拓展渠道,着力提升就业创业工作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传播优势,为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信息,送岗位、送政策、送指导、送服务,不断满足毕业生就业的个性化、信息化需求。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会场的主渠道和基础性作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引进高层次和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进一步提高校园招聘效率,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响应国家“一带一路”、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等重大发展策略,以及“互联网+”等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强政策宣传,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入挖掘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创造的就业机会,引导毕业生到新兴产业就业。
三是细化就业帮扶,跟踪服务,建立双困学生帮扶长效机制。一要特别关注双困生,了解掌握他们的具体情况,建立双困生个人档案,做好双困生就业帮扶的基础工作。二要对双困生提供就业服务的分类指导,个别指导和一对一帮扶,建立全程包保机制。三要对双困生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学生面对就业压力。四要严格落实国家有关双困生的就业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双困生就业奖励制度,切实做好双困生就业资助工作。(记者团 文/单振龙 杨平平 图/杨霄阳 唐超杰 罗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