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迎来了第107个国际劳动妇女节。为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女教师、女职工文化生活,展现我院女职工的高雅情才,3月8日下午院工会、女工委特举办学院首届“迎三八”女职工朗读比赛活动。院党委书记孙顺利以及系部处室领导、老师担任评委,院纪委书记陈明出席活动。
全院共有24名女职工参加了朗读比赛。她们仪态大方、激情饱满,吟诵古今中外经典诗篇,抒发美好情怀。“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食指作于1968年的一首朦胧诗《相信未来》,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地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至今年闰三月七日,平善与天使司空一行到东京,目下并得安乐,不用远忧。今则节届炎毒,更望阿娘、彼中骨肉,各好将息,勤为茶饭……”唐朝的一封《二娘子家书》,把远嫁女儿的思乡之情,以及为人妻、为人女的细腻感情付诸笔端,通过朗读流淌于每个人的心间。“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的《雨巷》,通过对对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写 , 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我绝不承认两颗真心的结合 ,会有任何障碍;爱算不得真爱, 若是一看见人家改变便转舵, 或者一看见人家转弯便离开。……”《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16首,是一首歌颂爱情的诗歌,其语言公正富于音律之美,内涵深厚满怀人文主义的激情,结构工整构思奇妙,值得反复品读吟咏。
朗读比赛采用评委现场打分的形式,共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16名。
最后,土木系书记、评委邹建华作了点评,对参赛选手的表现给了很高的评价。“这次比赛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第一个字是‘美’,人美,声音更美,你们是红花,而我们是衬托你们的绿叶;第二个字是‘才’,我院女教职工人才济济,古今中外的名诗与英语的熟练表达,无一不体现了你们的才华横溢;第三个字是‘情’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情感的相互交融与女性的阴柔之美,展现了我院女教职工的风采”。
美人、美声、美文,2017年三八节,你因朗读而美!





